伍迪林
    • 商業開發
      回主選單
      • 外商BD實戰
      • 業務職涯攻略
    • 旅遊體驗
    • 學習筆記
      回主選單
      • 房產科技
      • 日本房地產
      • 課程 / 書摘
      • 證照考試
    • 關於伍迪林
      伍迪林
    • 商業開發
      外商BD實戰 業務職涯攻略
    • 旅遊體驗
    • 學習筆記
      房產科技 日本房地產 課程 / 書摘 證照考試
    • 關於伍迪林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商業開發 (8)
      • 外商BD實戰 (3)
      • 業務職涯攻略 (2)
    • 旅遊體驗 (4)
      • 學習筆記 (32)
        • Proptech 房產科技 (4)
        • 日本房地產 (15)
        • 課程 / 書摘 (3)
        • 證照考試 (4)
      IHG 旅遊 酒店評價 陌生開發 商業開發 B2B 時間規劃 B2C 顧問式銷售 銷售方法論 業務心態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三大關鍵因素,看懂日本不動產後續走勢

      三大關鍵因素,看懂日本不動產後續走勢

      2019 May 17 日本房地產
      內容目錄
      1. 兩極化
        1. 少子高齡化
        2. 一極集中
        3. 職住近接
        4. 差異化/競爭力
        5. 小結
      2. 外國人動向
        1. 外國觀光客(Inbound)
        2. 外國工作者
        3. 小結
      3. 安倍政權與安倍經濟學
        1. 安倍晉三與國際政治
        2. 施工成本走高
        3. 地方創生
        4. 消費稅
        5. 利息走勢&匯率
      4. 結語

      Photo by Louie Martinez on Unsplash

      日本 - 這個世界第三的經濟體有過跌宕起伏的歷史,它的不動產史也是同樣的波瀾壯闊。日本的地價曾在 1990 年泡沫經濟時期達到高峰,泡沫破裂後,經歷「失落的 20 年」,地價最終下修到最高點的三分之一以下。

      1990~2010年也是日本內閣頻繁更替的時期,乍看之下日本經濟彷彿失去方向。直到 2012 年安倍政府上台後推動量化寬鬆降低利率,政府與銀行帶頭放水,加上地產價格已低位整理一段時間,使日本不動產的投報相對之下有較高的吸引力。

      日本一般白領出於節稅理由,也因為能用極優的條件貸款,紛紛開始投資買房,本地資金與外資聯手將日本的資產價格漸漸推高,地產業、營造業雨露均霑,造就了平成最後十年這波房市榮景。

      日本全國地價平均走勢。source: Tochidai.info

      2019年日本進入新的「令和」時代,究竟日本不動產還能不能投資?

      眼前的日本土地價格呈現劇烈的兩極化趨勢,東京銀座地價屢創新高的同時,鄉下的房屋無人繼承甚至免費奉送;滑雪勝地俱知安町地價漲幅排入全國前十,地方的待售溫泉旅館乏人問津。

      北海道俱知安町的地價上升率排上前四。source: Tochidai.info

      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 ? 日本人經過一次暴漲暴跌的洗禮,已經不相信以前的土地永不跌神話,最後只有符合當地需求,有競爭力的地點,才有獲利空間。

      日本的獲利方程式,需要投資人睜亮雙眼,用在地人的眼光投資,才有機會快樂進場,平安出場。 

       從事日本地產以來,我從仲介開始,再進入旅宿開發基金,從旅宿開發商的角度出發,我從各種新聞報告、業者交流中,試著歸納出我認為觀察接下來的日本地價走勢最重要的 3 個關鍵因素,並配上我的看法。

      本文目標探討影響目前與未來日本地價走勢的因素,並整合成三個關鍵字,分別是:1. 兩極化、 2. 外國人、 3. 安倍政權。

      兩極化

      少子高齡化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在 2015 年已經開始人口減少,與此同時家戶數仍在上升,單身世代、單親家庭、無子女家庭越來越多,日本人的平均家庭人口越來越少。 

      家戶數直接影響租屋購屋的需求,如果人口減少造成家戶數也開始下降,整體而言,不被需要的房屋和土地也會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高齡化造成老人家消費力下降、移動能力下降,旅遊意願降低,減少本國人對旅宿的需求。 

      伴隨少子高齡化,遠隔醫療、照護人力需求、地方空屋無人繼承等等議題也陸續浮上檯面。

      一極集中

      一極集中,指人口往區域中心移動的現象。例如日本的人往東京擠、全九州的人往福岡擠、全北海道的人往札幌擠。北海道整體人口下降但札幌市人口淨增。 從 2010 ~ 2015 年的國勢調查中,人口淨增的行政區只有東京圈(一都三縣)、愛知(名古屋)、福岡、沖繩。

      2010 至 2015,各行政區日本人與外國人人口增減。Credit: NRI

      大都市的就業機會、市場終究比較多,人們往都市移動,推高都心的住房需求。但鄉村就沒有這麼樂觀了,結合前面的少子高齡化趨勢,鄉村的空置房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都市化的進程不會改變,當郊區連議員都無人參選,無法期待將來的成長潛力。

      職住近接

      指日本人希望上班跟居住的地點越接近越好。願意長途通勤的人越來越少,以前日本的上班族通勤動輒 1 小時,但現在的世代寧可多花點錢住近一點。 

      另外退休族也更願意留在城裡。很多人覺得退休了應該要去鄉下買一大塊田,晴耕雨讀洗洗肺,但那是在健康老化,不需醫療的前提之下。 

      都市的生活機能、醫療機能還是比郊區好,兒孫也都在市區,住到都市還是比較方便。居住在地方的老年人賣掉擁有的土地,換一處都市的房產居住的例子也並不新鮮。 

      無人貨運、到府關懷等措施有助減緩這個現象,但長期來看,還是不脫一極集中的框架。

      差異化/競爭力

      郊區和市區的差異越來越大。那麼投資市區就安心了嗎? 

      走在大阪街頭,三步一個工地、五步一間旅館,資訊越來越透明,小群時代更是比拼差異化和精緻化經營實力的時代。消費者可以很輕鬆的比價格、比地段、比評價,經營者沒有利基,如何把每個房間都塞滿? 

      房間塞不滿,收益不佳,市場給出的評價自然不會好。當供給太多,投資人少不得對每個選項品頭論足一番。 

      有些觀察者從日本的不動產交易額下降,引導至不動產將下跌的結論。

      事實上市場不缺錢,反而是缺乏好的物件,如果是有競爭力的品牌,資本市場不會吝惜溢價購買。地段競爭力、經營競爭力,給開發商的功課只有越來越多。

      小結

      兩極化使都市與鄉村間差距、也使都市內勝敗組間差距越來越大。這讓開發商的想法都相同,只有搶破頭試圖占個好位置。

      位於新潟滑雪勝地的知名個案,即使再便宜也乏人接手。

      回歸地價走勢,前面幾個兩極化的因素互相疊加,像蠟筆小新或小丸子住的那種位於郊區的戶建需求應會減少。 東京、大阪、福岡等做為區域首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尤其是東京的都心五區、山手線周邊也許投報低,但流動性不用太擔心。 

      但如果說到中古屋投資,是否都心區的物件買了就會賺? 這部分要談到公告地價和建物折舊等,容後再聊一篇。


      外國人動向

      外國觀光客(Inbound)

      大約從 2012 安倍內閣上台推動日圓貶值開始,搭上亞洲中產階級人數崛起,觀光客人次逐步上升,從 2018 年日本觀光局的統計數字看, 18 年的訪日外國人旅客共 3119 萬人次,平均一人旅行支出 15 萬 3029 日元。 

      這些人的食衣住行,延伸的雇用、建設等經濟效果,說外國觀光客是近年日本經濟的起爆劑一點也不為過。 

      在來訪旅客中,中、韓、台、港包辦大約七成五。有趣的是台灣人口只有中國的 1.7% 、韓國的一半,赴日旅遊人次卻能跟中韓並駕齊驅,難怪台北大阪航線及台北東京航線能擠入全球最繁忙航線前 20 名。 

      其他亞洲及歐美國家加起來仍只占來訪旅客的二成五,如果需要留意中美、兩韓等地緣政治對國際旅遊人次的影響,那就需要在這部分努力,減少對東亞市場的依賴。

      2018 來日外國旅客分析 source:JNTO

      2018 來日外國旅客消費額分析 source:JNTO

      從旅遊人次總數看,日本跟旅遊大國法國 8700 萬、西班牙 8200 萬等相比,要達成所謂觀光立國目標,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日本政府需要把訪日遊客從京都、大阪、東京等必到之處,引導到地方城市,再配合搞好基礎建設,地方創生,讓觀光客真的感覺到各區域的獨特魅力,才有後續的成長動能。 

      觀光市場持續看好,人潮就是錢潮,只是身為一個旅館開發商,在各地的開發潮當中還是會擔心過度供給的問題,選好地段,提供有差異化的服務內容才是硬道理。

      外國工作者

      日本也漸漸認識到必需開放外國勞工來補本土人力不足, 19 年 4 月上路的特定技能 1 號、特定技能 2 號簽證,可以注意到還是以建築業、農漁業、製造業、服務業等需要體力為主的工作。 

      走在各大城市的街頭,也可看到藥妝店、居酒屋、便利商店等,常常見到尼泊爾、越南、中國、台灣等國籍的員工。 

      不過外國工作者仍然是”一極集中”,還是往東京圈為首的一都三縣擠。 

      從 2010 ~ 2015 的國勢報告,也可以看出主要是東京圈、愛知縣、福岡縣、沖繩縣等各區域的都心有外國人口增長,其他都是持平甚至淨流出的狀態,離島、偏鄉雖有大量國際旅客,但要找外國員工卻是難上加難。 

      目前外國工作簽證管道進入日本的人數還占少數。外國工作者的居住、消費需求等對日本經濟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小結

      外國人不只帶來收入,也帶來勞動力,日本勢必要持續開放方針。不過如義大利、法國,增加的外國人潮也造成排擠本國人空間的現象,小至景點門票漲價、大至都心住宅漸被旅館取代,這些是日本人不曾經歷過的狀況,也有待持續觀察。 

      從地產開發的角度而言,要思考一下是為了哪種客群開發物件。淺草雷門、新宿御苑等有堅強的住宿需求,但地價也非常「堅強」。如果是面對日本本地的需求,就不需要去搶知名地段,也許反而是外國人不知道的地段比較划算。 

      另外必須要觀察外國人的動態,日本人和外國人的移動手段、對景點的偏好都有所不同,這也是為何同樣是溫泉旅館、同樣是滑雪勝地,地價的表現卻有差異的原因。


      安倍政權與安倍經濟學

      安倍晉三從 2012 年上任以來,從 GDP 、日股、觀光、資產價格等角度來看,他都真正的讓日本這個經濟體動了起來。 

      他推動日幣貶值、量化寬鬆、消費稅增稅、地方創生等,從各種意義上造勢成功。 

      安倍晉三本次首相任期已經三度連任,現年 64 歲的他,即使中間有過森友學園等風波,但目前放眼政局,尚沒有可以與他一較高下的人選。

      安倍晉三與國際政治

      2021 年安倍將結束本屆任期。但也有支持其再做一屆的聲音出現,論調的出發點主要是外交。 

      俄國的普丁任期到 2024 年 9 月、美國的川普如能順利連任,任期可到 2025 年 1 月,已經跟美俄首腦建立交情的安倍如果可以再做一期到 2024 年 9 月,那麼跟美俄兩大強權的貿易、外交談判都會更有延續性。「安倍的繼任人可能只能是安倍」,有其理由。

      放眼日本國內,如果安倍的統治延續,經濟政策應該也不會變化太多,政治因素有賴持續觀察。

      19 年 4 月 1 日,內閣官房長官 菅義偉主持新年號公佈,也開始參與外交活動,國內聲望有升高趨勢。

      施工成本走高

      奧運場館興建和旅館開發建築工人缺乏、再加上安倍經濟學推動的日圓貶值和物價膨脹推高建材成本,讓開發商的成本控制雪上加霜。 

      雖然政府放寬外籍建築工人輸入,且有些人預期奧運結束後就會有比較多的建築產能釋放,但日本的報告顯示事實不然。地方的基礎建設實際上是被延後的狀態,且市區的都市更新也需持續進行,未來恐怕建築成本還會繼續上升吧。

      地方創生

      也延續兩極化的議題,日本政府推動地方創生,紓解東京一極集中的現象。鼓勵在地創業、打造適合居住的環境等等,有認真經營,有競爭力的區域也的確帶來人口增加,地價上升的好結果。 

      對房地產開發商而言,地方也是個好題材,來日外國旅客有 40%會在地方過夜,而地方的旅宿業競爭稍微和緩,資產價格也比較低一些。 

      近期有萬豪集團跟積水房屋合作,在崎阜、和歌山等地方幹道旁開設約 15 間 50 ~ 100 間規模的旅館,也是一個證明。 

      在人口減少的大環境下,一極集中還是會影響大部分的地方區域。投資地方仍然要留意是否真正投資到有需求、有競爭力的區域。

      消費稅

      日本政府預計在 2019 年 10 月再次提升消費稅到 10% ,做為支持國家育幼政策的財源。 

      從經濟學角度看,消費稅提升對地產的買賣方都是一個傷害,至於會推漲多少價格?可能需要回歸實際的買賣議價能力,觀察賣方能吸收多少,買方能負擔多少。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土地交易不課消費稅,建物交易會有消費稅。加上堅硬的土地價格和營造成本,新成屋單價勢必要再提高。

      利息走勢&匯率

      低利息、維持日幣在低檔,是目前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基調,但這兩個變因也受國際經濟情勢影響。 

      低利息有助房產開發商,銀行一貫願意為房地產業注資,但近期發生的 leopalace 、南瓜馬車等事件使銀行的審查越趨嚴格。 

      低匯率有助海外資金進場,但也推高營造成本。日圓做為避險貨幣,需要留意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日幣升值壓力,日幣升值也有利外資獲利了結,這部分可再另文討論。

      結語

      說了那麼多,那麼日本不動產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或者日本不動產還會不會漲? 我的答案是會漲,還在漲,只是漲的是誰家的物業。

      安倍經濟學大量寬鬆、亞洲中產階級抬頭創造大量外國人旅客旅宿需求,旅宿產業跟都市土地有利基持續看好。

      但在兩極化的狀況下,投資人買到的是會屢破新高,有差異化,有競爭力的物件,還是之後只能看著它打折出售的物件? 

      投資人最後還是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次的投資是為了賺錢,還是買一份情懷? 

      日本的觀光資源還有很多潛力,從最南到最北、從平地到山裡,我們的團隊評估過宮古島的私人沙灘渡假村、京都的町屋、箱根的溫泉旅館、北海道的滑雪場,都是非常夢幻的物件。

      但如果說到賺錢,勢必得回答如何創造市場價值。

      購入的物件,它的特別之處在哪?它適合開發成什麼? 我們有什麼資源可賦予它更多可能性? 出場策略為何? 出場給誰? 一路反推回來,才知道如何進場。 

      好不容易想好了,實務面還有更多問題,所謂的募、投、管、退,無處不是靠人靠學問,到最後問題實在太多,很多人乾脆就放棄了。投資人如果沒時間自己做功課,不如交給專業團隊代操,勝率更高。 

      最後,小時候學過雁型理論,亞洲各國就像一群雁子,日本飛在前面、亞洲四小龍次之,有固定的陣型,共享類似的發展路徑。因此產官學界都愛到日本取經,這也是我喜歡研究日本不動產的原因。

       

      總體而言,我對日本不動產還是看好,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是便宜,有利的政策方向,成熟的市場,清楚的遊戲規則,用功也用對方法的人可以賺到合理的利潤。 

      最後希望認真且正直處事的人,運氣也與他們同行。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新時間]肺炎疫情下的日本不動產市況 線上分享會

        IHG系列酒店住宿紀錄簡記

        日本不動產開發必用指標:一種單價

        安倍辭任首相對市場影響觀察

        百年房企的數位轉型挑戰 日本三井不動產個案研究

        三井不動產的數位轉型顯示了其面向未來的戰略佈局,從ERP導入到智慧城市發展,這家百年企業致力於提升內外部效率,創造更好的客戶體驗。透過技術創新,每年節省近28萬工時,展現了數位化對房地產行業的深遠影響,三井的變革將推動整個產業進一步發展。

        普通人的不抓馬提早退休計畫 - 我的安睿宏觀財務規劃心得

        我跟老婆去年初和安睿宏觀合作,完成了一版夫妻未來的財務規劃。 身邊大部分的朋友是以下兩類:1. 沒有明確的財務規劃藍圖 2. 自己有一版自製的,像我們這樣花錢委外做的案例並不多。今天我想分享兩個層面,下一篇我會分享財務規劃完成一年後,我的感受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伍迪林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